上世紀汽機油等級的發展簡介
◆20世紀40年代之前,采用不加任何添加劑的礦物油來潤滑發動機。
◆20世紀50年代,隨著發動機功率的提高,機油氧化和磨損問題顯現,出現了加入抗氧抗磨劑和清凈劑潤滑油。
◆20世紀60年代,MS程序誕生;隨著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提高,尾氣排放的要求開始嚴格起來,由此發動機低溫油泥問題顯現,SC、SD等級的潤滑油出現。
◆20世紀70年代,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提高及發動機小型化發展,機油高溫變稠問題顯現,SFSE等級潤滑油出現。
◆20世紀80年代,SG等級機油出現,解決了因高溫高速和低溫低速反復交替而出現的“黑油泥”問題。
◆20世紀90年代,SH和SJ等級機油出現,機油品質進一步穩定且延長了催化劑的使用壽命。
淺談發動機的積碳
發動機積碳是發動機運行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種副產物,主要存在于發動機氣門、燃燒室、進氣管等油氣混合部位及經留區域表面,各部位產生積碳的原因大致相同又有所差別。
氣門部位的積碳主要是殘留燃油中的不飽和烯烴發生氧化反應,和一些無法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石蠟、膠質等雜質在高溫下逐漸轉化成的一種焦黑色物質,這種物質如沒有立即被清除,則會吸附燃油而進一步累積積聚,此部位產生積碳與汽車的燃料供給方式有很大的關系,類似的是進氣管積碳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一些殘留未燃燒的燃油不斷蒸發氧化產生的一些膠狀物在高溫下逐漸硬化所致。氣門和進氣管積碳嚴重時,可導致汽車怠速不穩、提速乏力、冷啟動困難等。
燃燒室產生積碳的部位主要是與燃油及混合氣直接接觸的各表面,如活塞頭、火花塞等,產生的原因有多種,由燃油中的不飽和烯烴和一些無法完全燃燒的物質在高溫下產生微小的碳顆粒未被及時排出而累積形成,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竄入燃燒室的少量機油蒸汽未完全燃燒而逐漸氧化形成,其化學成分比較復雜。燃燒室如果積碳嚴重會使燃燒室溫度升高,造成火花塞在點火的同時,燃燒室內的混合氣也自行引爆,兩股爆燃點使汽缸壓力突然升高,傷害引擎內部周邊零件,并造成類似敲擊缸體的聲音,造成發動機爆震,這會對發動機造成嚴重的損害。
如同用電熱水壺燒開水,長時間累積形成的水垢會增加能耗,發動機積碳如果過多,會增加油耗,除此以外,還會引起汽車發動機動力下降、尾氣排放超標等問題。講到底,積碳的產生與兩大因素有關,一個是燃料,另外一個是發動機技術,由此注定了發動機產生積碳的必然性,我們只能通過一些方法減少積碳的產生但無法完全避免。
如何減少積碳的形成呢?
選擇高質量的汽油:這里說的高質量并非是汽油的牌號越高越好,而是指汽油的清潔度和品質,高品質的汽油所含的膠質及雜質少,不易形成積碳。
避免長時間怠速: 長時間怠速情況下,發動機的溫度較低,不利于氣門上燃料的快速蒸發,往往會加速積碳的形成。
定期對汽車的進排氣系統作清潔
有機會要多跑一些高速:轉速和行駛速度的提高會帶動發動機內氣流的速度提高,對積碳有一定的沖刷作用。
適當添加有品質保證的汽油清凈劑